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表彰

作者:江山美人字数:2263更新时间:2022-02-19 02:51:29
  乐浪郡、带方郡,是大汉东北部的边境。
  从今往后,边境线将继续推移至海边。
  刘辩决定在这片区域,设置高丽郡和百济郡,管理高句丽和百济的地盘。
  在强烈的文化攻势下,相信几十年后,这里将会成为大汉真正的领土。
  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刘辩也没有办法加速。
  而这两个郡,彰显的是曹操的功绩。
  开疆拓土,是每一个文臣武将的理想。
  曹操做到了,足以名扬千古。
  对于这些荣耀,刘辩不吝赏赐给臣子。
  毕竟所有人的功绩加起来,还不足刘辩的十分之一。
  刘辩派人,送去了犒赏之物。
  边军欢呼沸腾!
  很多战争都是禁卫军在进行,功劳也在禁卫军这边。
  这一次,边军终于不再小打小闹,扬眉吐气了一回。
  他们非常振奋!
  就连曹操都忍不住欢欣鼓舞。
  北方早就平定了。
  游牧民族渐渐消亡。
  曹操驻守在幽州,终日除了跑马练兵,几乎没什么事情可做。
  但曹操又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
  他想要建功立业!
  此次夺取高句丽、百济等地,终于让曹操如愿以偿。
  大汉也因此多了两个郡。
  幽州统治的区域,也越来越广阔。
  其实刘辩早就想建立新的大州,只是这一切,还没有成熟罢了。
  天下十三州,若是多了一个“平州”或者其他地方,总感觉怪怪的。
  百姓,以及文人士子的接受程度不高。
  反而容易弄巧成拙。
  刘辩将袁绍拿下西域、曹操占领高句丽的消息,以文书的形式,通报全国。
  整个大汉都沸腾了。
  “不愧是出身四世三公的淮南侯,一举拿下了西域。”
  “大汉最强盛的时期,就是坐拥西域。只是后来……一言难尽!”
  “终于可以面对列祖列宗了!”
  “魏侯曹操也不差啊,灭了高句丽,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丰功伟绩!”
  “大汉从此多了两个郡!”
  百姓议论纷纷,为大汉的强盛,感到骄傲。
  到了士族乡绅阶级,分的派别可就多了。
  大多数人表示支持!
  朝廷强盛,大汉强盛,也是他们的追求。
  然而一些儒家子弟,满口仁义道德,开始批判朝廷种种行径。
  “高句丽何错之有?为何要灭亡它?”
  “于礼不容啊!”
  “大汉不讲道义!”
  他们以为自己站在道理一边,至于是不是为汉人说话,并不重要。
  刘辩对此嗤之以鼻。
  他没有理会这样的声音,就连回应都懒得回应。
  不用朝廷出手,一些民间势力,就开始对这些腐儒口诛笔伐。
  尤其是商人阶级。
  战争可是发财的大好时机,有战争的地方,就有他们活跃的身影。
  若是朝廷真的听信了这些腐儒的话,他们的损失可就大了。
  各种压力随之而来!
  大汉的“功利心”,越来越重。
  刘辩这才感到了头疼。
  腐儒的危害,当然存在。
  可要是让商人膨胀起来,那也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刘辩感受到了开启民智的麻烦。
  不过很快,他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他将这些激进的商人召集起来,安排一些儒家大佬为他们上课。
  双方唇枪舌剑,片刻都没有停过。
  刘辩反而清净了下来。
  “就让他们吵去吧,吵吵更健康。”
  “如果能够互相中和,性格互补,那就更好了。”
  可惜刘辩的想法,还是过于简单。
  三天两头出现殴打儒家老师的事件。
  一些大儒,比如郑玄,都不得不出面,向刘辩倾诉。
  “怎么,儒家不是号称教化万物吗?”
  “朕已经把商人都交给你们教导了,还想怎么样?”
  刘辩一手太极,打了回去。
  郑玄憋得说不出话来!
  接下来的课程中,刘辩安排了禁卫军看着。
  谁都不能动手!
  只能动嘴。
  于是吵吵嚷嚷又开始了。
  整个洛阳都不得安宁。
  刘辩反而非常享受起来。
  朝廷也从此置身事外。
  儒家将商家描绘成十恶不赦,甚至威胁用史书记载。
  让他们背负万世骂名!
  可商家又哪里是好惹的?
  他们一点都不在乎身后事!
  更加在乎眼前的利益。
  甚至有的人故意是惹怒儒家,只为了在历史上留名。
  哪怕是骂名,也在所不惜。
  据刘辩所知,有一个长安商人,特地赶来洛阳,花费万金,只为了让儒家在书中,骂他几句。
  儒家堂堂君子,何曾见过这种不要脸皮的行为?
  当场就气哭了。
  刘辩将战事,公之于众,只是为了表彰曹操、袁绍的功绩。
  没想到却引起了两个阶级的争端。
  他也颇为无奈。
  百姓越来越难搞了。
  这一切,都是刘辩一手促成的。
  想要平衡一切势力、阶级,难如登天。
  若是有一方过于强大,大汉的江山,随时有倾覆的危险。
  刘辩在的时候还好,他有功绩傍身,说一不二,没有人敢反对。
  但后世子孙呢?
  刘辩不禁打了一个寒战。
  将一个繁荣昌盛,而又“乱糟糟”的大汉,留给太子。
  说实话,有点不负责任呢。
  怪不得秦始皇要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
  他们当然也知道百花齐放的好处,能够促进社会阶级的发展。
  然而,对于统治者而言,那就是一个烂摊子。
  百家争鸣有什么用?
  皇帝必须习百家之长,才能管理好天下。
  要求太高了。
  还不如一刀切,一了百了。
  当然,刘辩不会断了大汉的发展。
  他相信,大汉会在不久的未来,形成一个新的平衡。
  刘辩还有大量的时间去摸索。
  只是有点苦了刘民。
  “看来培养专才还不够,内阁人选,最好是全才。”
  刘辩不禁感慨。
  未来的道路还很长。
  大汉的一系列行动,也惊动了远在海外的司马懿。
  他已经完成了对邪马台国的掌控,并且对邪马台国这个称呼,一直都不是很满意。
  “家族应该更进一步了,只是可惜,大汉的威胁,始终如同头上的一把利剑。”
  司马懿喟然长叹。
  种种迹象表明,大汉已经不满足现状,开始了疯狂的扩张。
  而青州的十万海军,就是最好的证明。
  司马懿不得不警惕起来。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