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4章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担忧

作者:笑看风云再起字数:2113更新时间:2021-07-22 02:18:14
  猴王虽然听不懂人话。
  但是看百姓们的表情和动作,便知道己方是被误会了。
  天大的误会啊。
  你们还不知道,我们猴群已经改邪归正了。
  如今不是偷吃粮食的猴群了。
  我们可是来参加义务劳动的。
  当然也不能纯粹的义务,多少还是要吃上几个红薯的。
  谁让红薯这么好吃了呢。
  于是猴王在百姓们准备挥舞着家伙,准备来一场人猴大战之前!
  立即对着峨眉山顶,开始不断的比划着。
  而且还对着峨眉山顶跪拜了下去。
  一群大猴,小猴以及半大猴子,也立即面向峨眉山顶施礼跪拜。
  百姓们终于算是明白了。
  感情这是蜀王殿下,派这些猴子来帮助百姓们收获土豆和红薯的。
  原来这些猴子是蜀王殿下派来的救兵!
  “草民感谢,蜀王殿下大恩大德!”
  “殿下不仅为我们带来了高产的食物,而且还如此帮助我们。”
  “殿下大恩,草民无以为报,只能以后日日夜夜为殿下祈福!”
  “祝愿殿下长命百岁,永远安康!”
  “…………”
  百姓们也纷纷的施礼跪拜在地,对着峨眉山的方向叩拜着。
  于是在巴蜀大地上,出现了开天辟地以来,罕见的一幕!
  百姓们和猴群们一起在田野里忙碌着,而且还是一副其乐融融的景象。
  几只调皮的小猴子,甚至也和坐在地头上的孩子们坐在一起。
  搞得它们也像个人物似的!
  让一干百姓们都是哭笑不得啊!
  很快李超派来的官差和士兵,也齐齐加入到收获的队伍之中。
  正所谓军民同心,其利断金!
  数日之后,整个巴蜀大地上的土豆和红薯,全部丰收完毕。
  经过有心人粗略的估算,不管是红薯还是土豆,亩产都在五千斤上下。
  这可是活活能吓死人的节奏!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五千斤和之前的百十来斤对比起来,伤害值简直是爆棚。
  让一干上了岁数的老人,哭的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若是早点有这样的食物,他们的兄弟姐妹何止与活活饿死!
  不过悲伤过后,便是无尽的欢呼与庆祝!
  毕竟生活还得往前看。
  他们的子孙后代,以后再也不会饿肚子了。
  以前的悲剧再也不会上演了。
  而这一切都是蜀王殿下带给他们的。
  当红薯和土豆刚刚收获完毕,李超大都督按照蜀王殿下的指示,带领百姓们挖地窖,用以存储多余的红薯和土豆。
  而且还指导乡亲们将土豆和红薯切片晾晒。
  这样就可以制作成,更加容易保存的薯片和薯条。
  而且吃起来也更有嚼头,简直是老少皆宜的开胃神器!
  等一切忙碌完毕之后,那金灿灿的稻穗也到了收获的时候了。
  此时也到了巴蜀之地最为闷热的季节。
  可是再闷热的天气,也阻挡不了百姓们对于丰收的渴望。
  尽管一个个的汗流浃背,脸颊都晒成了锅底的模样。
  可是百姓们劳动的热情,胜过了那火热的太阳。
  李承安排除三千玄甲兵,指导百姓们如何收割水稻,如何脱粒,碾稻米等等,等等一系列看似简单,实则比较不简单的工序。
  当巴蜀大地的百姓们,吃到了第一口米饭的时候。
  每个人都是眼含热泪的。
  正如大都督李超所言,这才是真正的主食。
  正所谓吃水不忘挖井人,百姓们自发的开始缴纳粮赋。
  大都督李超得知此事后,立即将消息通报到了蜀王殿下那里。
  李承安在蜀王宫,亲切接见了大都督李超。
  毕竟李超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李承安都看在眼里,记在心头。
  “殿下,如今百姓们纳粮的热情高涨,事到如今,下官到底是收还是不收呢?”
  “所以还请殿下明示!”
  听了李超的话,李承安微笑了起来。
  “李都督啊,以前百姓们不想缴纳赋税的时候,朝廷那是紧逼不舍啊!”
  “越是百姓们填不饱肚子的朝代,赋税也收敛的越发严重。”
  “如今巴蜀之地出现百姓们自动纳粮的事情,那是好事情啊!”
  “收,必须得收啊!”
  “这些收下来的粮食用处可大了。”
  “巴蜀大地各级官员,还有那么多士兵和官差,都要吃饭吧?难道如今这副局面了,李都督还指望父皇给巴蜀大地拔赈灾物资不成?”
  “李都督,如今是时候到了你在父皇面前高光一把的时候了。”
  李承安的话,让李超隐隐约约想到了一个可能。
  “殿下,您的意思是下官往朝廷缴纳巴蜀之地的赋税?”
  李承安闻言微笑着点点头。
  “以前一直靠朝廷救济的巴蜀之地,竟然给父皇纳税,而且还是如此多的粮食,李都督你这次想不高升一把都难啊!”
  李承安哈哈大笑着开口说道。
  李超激动的领命而去了!
  因为巴蜀之地气候要比长安城湿润和温热许多,所以等巴蜀大地的粮食一车车的送往长安城的时候。
  长安城正在火热的收获土豆。
  今年第一次大面积在长安城种植的土豆喜获丰收。
  看到这喜庆的收获场面,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就无比的想念承安和长乐。
  这土豆可是承安发现的啊!
  “二郎,也不知道承安和长乐在巴蜀到底怎么样,每次捎信过来,就是一切都挺好的。”
  “你也真是的,一点也不担心他俩。”
  听到观音婢的话,马车上的李世民笑了。
  “观音婢,朕比你对他俩的牵挂一点也不少,不过相信承安和长乐一定也很想念咱们的。”
  “承安是个遵守承诺的孩子,既然答应的猪神的要求,将巴蜀大地变成美丽富的人间仙境,这孩子肯定不会食言。”
  “可是,要一下子改变一个贫穷落后的巴蜀之地,那是何其的艰难啊!”
  “三年,承安说最多三年时间,便可解巴蜀百姓衣食无忧。”
  “这话,朕听着就跟做梦一样,除了土豆,他难道还有什么秘密武器不成?”
  “不要忘记了,承安和长乐走的时候,可是一个土豆都没有带走的。”
  李世民说到这里,也是一脸的沉重之色。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