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两千三百九十一章 这烟花,没看成

作者:6号鼠标字数:2053更新时间:2021-03-22 15:37:58
  全球。
  各国。
  不少媒体报道这次发射,大量观众来凑热闹。多数人想要看的,倒不是成功。而是轰隆一声炸了。
  大家一起看烟花。
  接着。
  该吃瓜吃瓜。
  该拍手拍手。
  顺便。
  撂上几句风凉话,然后一脸满意地转台。
  总之。
  立场决定态度,世界上拥有先进航天技术的国家,总共就那么几个,大多国家连工业化都没有实现。
  遑论航天科技。
  因此。
  最喜欢看烟花。
  。。。
  印度。
  舆论一边倒。
  “四年的航天技术,能靠谱吗?免费送上一场烟花秀?看来唐青还是飘了,被之前的成功冲昏头。”
  “坐看神话破灭。”
  “哈哈!”
  “整个航天飞行器,弄得那么花里胡哨干什么。用一般的圆形火箭形状不好吗?以为这是飞机呢?”
  “也就外表能看。”
  “。。。”
  几乎一片唱衰。心里酸的不行,印度连工业化都还在起步,人家民营技术,都已经能上太空去了。
  咋比?
  而且。
  本月上旬,缅痶一连串的暴击,让他们头昏眼晕。超四千亿美元的订单总量,又一次的看红了眼。
  接着。
  世合组织。
  万亿级亚元贷款砸出去,各种花,各国还承认。要是印度敢这么干,卢比不跌得他们怀疑人生才怪。
  之后。
  唐青以九千亿美元身价,再次蝉联世界第二。
  诚然。
  依旧没超过ERV,但高兴的是欧美,和印度无关。他们只知道,印度最大富豪,只能仰望着唐青。
  最最无奈的是。
  此刻。
  电视中,还插播着海上金矿。去年三月开采,到现在,整整一年,总共挖出了七百五十吨的黄金。
  价值三百六十多亿美元。
  靠!
  三月才过去一半,他们却遭受到数次暴击,现在又来一记。总感觉全世界都在往前走,就印度原地踏步。
  不。
  倒也还有洛伊城,撑点面子。
  可惜。
  那也是人家缅痶的设计和管理加施工,从落地那一刻起,就不可避免打上缅痶的标签,一想到这。
  哎呦。
  那个心脏啊!
  疼!
  。。。
  一小时后。
  百里外的戈壁上。
  “轰!”
  巨大的银色机身,滑翔进入一条长长的跑道,既然能叫做航天飞机,自然是拥有一定飞机的功能。
  航天飞机降落的时候,无非那么几种。
  滑翔。
  垂直。
  机载。
  前两项都能做到,但是用于接这么个大家伙的特殊飞机,却是暂未研发出来。唐青也没打算研发。
  前两个够用。
  第一个经济。
  因此。
  主要方式还是滑翔降落,垂直动力用在发射阶段。由于机身太大,这里的机场跑道都是加宽加长版。
  耗时数年。
  费资十亿。
  而且。
  还修通了连接发射中心的道路,整个项目,光是固定设施投资,就超过四十亿人民币,十分耗钱。
  。。。
  指挥中心。
  大厅。
  “哗哗哗!”
  “我们成功了。”
  “。。。”
  欢呼一片。整个过程,一点故障都没有,成功进入轨道,并放下了一颗实验卫星,然后安全返回。
  同样。
  航天等部的人,也高兴起来。
  毕竟。
  这也是华夏航天事业的一大进步,民营怎么了?这可是华夏第一艘航天飞机,至于为何华夏不弄?
  事有轻重缓急。
  而且。
  美国的前车之鉴,需要吸取经验。这么多年,美国一共制造了六架航天飞机,其中一架是试验用。
  还有两架炸掉了。
  剩下三架,也已全部退役。
  并且。
  不准备再发射。
  以往。
  主要是认为,在太空的环境中,可以获得很多新的技术突破,以及和苏连竞争,这才耗费巨资整。
  如今。
  苏连没了。
  而且。
  在太空中的科学实践,并没有什么突破性的技术发现,一架航天飞机几十亿美元,真心是在烧钱。
  因此。
  去年。
  最后一次航天飞机发射任务结束后,美国至少十几二十年,没准备发射那玩意儿。见到这种情况。
  自然。
  华夏航天的主要任务,是稳,是积累,不能乱烧钱。
  。。。
  看着周围欢呼,一种熟悉的感觉袭来。
  “维修期是多久?”
  “十天。”
  “这么快?”一位航天专家惊讶。
  “我们的航天飞机,大量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拆卸方便,更换容易,极大减少了维护和修理成本。”
  唐青解释道。
  标准化。
  模块化。
  早已深入青元科技的设计理念,强迫症的他,看着复杂的东西,就很不习惯,非要理顺了才甘心。
  十天。
  还算慢的。
  大换的话,一天搞定,只是怕吓到人,让人怀疑安全性。
  “厉害,十天就能再次发射,载重量惊人,而且成本竟然能控制在六个亿以内,着实是不容易。”
  六亿。
  还是人民币。
  对此。
  众人也是惊叹,但一想,也不算太离谱。大量设备的自研,而且体型本来就比美国那些飞机瘦小。
  同样标准的零件。
  有时。
  NASA的采购价,比华夏这边高十几倍不止,都是常事,这才成本差距那么大。他们都想买一假回去。
  “卖吗?”试探的问。
  “不。”
  唐青摇头。
  “暂时不卖,技术上还有待测试,等我的探测器计划完成,再考虑出售,安全第一,不是吗?”
  “也对。”
  。。。
  首次发射。
  圆满成功,测试基地上下一片欢腾,唐青临走时宣布,本月给他们发奖金。一万起步,一亿没了。
  项目人员大呼威武。
  之后。
  开始忙碌,准备下一个测试,这次是卫星,下次则是更大的东西,挂载式载物舱,所有测试项目。
  想要完成。
  至少要三个月,带个卫星是最简单的,其他的难度一级级往上升。
  。。。
  次日。
  专家们走了,意犹未尽,他们这一行,最喜欢看的,便是最后的发射过程,因为这决定了一切。
  努力。
  汗水。
  辛苦。
  ......
  一个意外,都能一定程度上让大家的工作付之东流,而且还有经济损失。他们很想留下来等下次。
  可惜。
  不行。
  各自还有各自的工作,来一次,已经不容易,之后只能在电视里看看。心里期待唐青再创奇迹。
  。。。
  全球。
  各国。
  大量准备吃瓜的群众,一阵失望,这烟花,没看成。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