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程篇3

作者:redsnapper字数:6028更新时间:2025-10-03 14:47:04
  程篇3
  出院后,程予今辞了职。她身心俱疲,暂时已无力应对正常的工作。她悄悄换了住址,靠着不多的存款支撑,生活缩简到只剩两件事:疯狂地查阅一切可能与徐李两家、法律漏洞、境外追逃等相关的资料,然后,便是焦灼地等待那个几乎不可能有结果的案件进展。
  她每一次踏入派出所,每一次拨通负责此案的警官的电话询问案件进展,得到的永远是那套标准化的官方回复:
  “案件正在依法调查中,有进展会第一时间通知您。”
  “请您耐心等待。”
  “相关情况涉及侦查秘密,不便透露。”
  她的报案、她提交的证据和供词,像石沉大海。
  她不死心地刷着网络,网上没有任何关于自己被绑架的新闻或者官方通告,也没有那起健身私教被杀案的新消息,甚至于原本的透露谋杀细节的文章和评论也都消失了。
  她之前也尝试过在网上发爆料文章,要么因为“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而被删除,要么只有她自己可见。
  出院这些天也没有等来预想的威胁或谈判。
  这种彻底的、傲慢的无视,终于让她彻底明悟,自己唯一的武器就是司法系统和舆论,而这两样都已经被他们控制。而自己一个失去了所有武器的普通人,毫无威胁可言。自己和他们根本不在一个阶层。自己连被威胁或贿赂的资格都没有。就像人不会特意去和脚边的蚂蚁谈判或恫吓一样,他们只需要轻轻一脚踩下去,或者根本不需要踩,蚂蚁自然会在下雨天消失。
  “叮铃。”
  门铃声打断了程予今的思绪。她起身走到门前,透过猫眼望了望,是父母。
  她打开了门。
  “爸,妈,你们怎么来了?”她侧身让风尘仆仆的二人进屋。
  父母在客厅坐下。父亲一脸凝重,母亲满脸担忧。
  父亲没多少寒暄便直接切入主题,他的声音带着忧心和疲惫:“予今,我和你妈妈商量了很久,实在不放心你一个人在这儿。听我们一句,既然已经辞职了,那就跟我们回家去吧,别硬撑了。”
  母亲立刻附和:“是啊闺女,回去好歹热饭热汤吃,我们也能照顾你。你一个人在这里,万一.....万一那伙人再来.....”
  这样的话在住院期间父母已经翻来覆去说过很多次了,每次都被程予今以要“等一个结果”为由拒绝了。
  “爸,妈,”她的声音干涩但透着坚定,“我说过很多次了,我必须留在堰都。这里是案发地,警方调查需要我配合,我不能走。”
  父亲看着她,眼神复杂,里面有心疼,还有深沉的绝望。他沉默了几秒,用几近叹息的声音说道:
  “予今,有些事.....可能永远也等不来你想要的结果了。”
  母亲像是被这句话刺痛,猛地抓住父亲的手臂,却又无力地松开,只是低头开始无声地抹泪。
  房间里陷入一片令人窒息的沉默。
  程予今看着父母,他们仿佛在这些天里急速地苍老了。父亲一向挺直的脊背有些佝偻,母亲的眼角堆满了细密的纹路。
  可是,她怎么能放弃呢?对面是绑架囚禁、背负人命的凶徒,他们逍遥法外意味着更多无辜者可能受害。而且自己更是险些丧命,季瑶也因救自己而身陷囹圄....
  最终,她只是勉强挤出一个笑容,重复着那句苍白的话:“我知道。你们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我再等等....就再等等。”
  送走一步叁回头的父母,程予今关上门,背靠着冰冷的门板,缓缓滑坐到地上。
  作为一个被碾碎了所有武器的普通人,她如今还能怎么办?
  或许,只剩最后一条路了:外网曝光。联系外国媒体、法国的调查机构、国际人权组织。
  这条路结果未知,风险巨大,但她没有选择了,这已是她唯一能做的、最后的抗争。
  她开始整理所有的材料:报警回执、伤情照片、健身私教遇害案新闻、她尽可能回忆并记录下的所有细节、时间线、涉案人员的姓名、特征.....还有李家的企业,以及她推断的徐家可能的背景....
  她将这些整理成一份极其详尽的文档。然后,通过特殊方式将文档在x和YouTube爆料,又分别给多家境外媒体和调查机构、人权组织,以及有影响力的大v投稿。最后,她研究了加密邮件和定时发送设置,还有加密聊天软件使用方式。
  她投递的稿件大多石沉大海,x和Youtube上的爆料在信息洪流中并未立刻掀起波澜。
  然而,几天后,转机以一种她未曾预料的方式出现了。某个在国际上颇有影响力的非政府人权组织,注意到了她提交的、细节详实且附有部分证据的报告。他们进行了有限的核实,随后发布了一份措辞严厉的文章,直指某国某省官商勾结、权贵子弟残害平民、司法系统包庇罪犯。
  “官商勾结、权贵后代绑架囚禁杀人案” 这个触目惊心的标题,瞬间被几家有影响力的国际媒体和大v转载、发酵。
  后果,如同海啸般扑来。
  首先是在内网。所有相关词条秒速消失,任何试图讨论的帖子都会被瞬间删除。但与此前彻底的无视不同,这一次,出现了新的声音。一些认证为“爱国博主”、“正能量大v”的账号开始统一口径,发布内容高度相似的帖子:
  【警惕境外势力借个别事件抹黑国家法治形象!】
  【起底xx人权组织的邪恶背景──又一场精心策划的颜色革命?】
  【那个所谓“受害者”程某某,究竟是何方神圣派来的棋子?】
  紧接着,针对程予今个人的“黑料”开始在网络蔓延。有人匿名爆料说她“在校期间就行为不端”、“长期接受境外NGO资助”、“私生活混乱”,更有甚者,直接给她扣上了“卖国贼”、“汉奸”的帽子。她的照片、曾经的社交账号信息、家庭住址、甚至她父母的姓名和工作单位都被“开盒”,暴露在网络上,引来无数“爱国网友”的谩骂和骚扰。
  她的手机开始被陌生号码打爆,充斥着污言秽语和死亡威胁。她不得不将手机调成静音。
  然后,是官方的正式接触。不再是派出所的普通民警,而是来自更高层级、表情严肃的工作人员。他们找她谈话,语气温和却暗藏锋芒。
  “程予今女士,你的遭遇我们理解,但你的行为已经严重破坏了社会稳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了。”
  “希望你认清形势,立即删除所有境外平台的不实信息,发表澄清声明,挽回对国家形象造成的负面影响。”
  “继续一意孤行,就是与国家和人民为敌,后果将非常严重。”
  几乎在同一时间,程父所在的单位的部门领导找他进行了一次严肃的谈话。他回到家时,脸色灰败,唉声叹气。
  程母焦急地询问,他才艰难地开口:“单位领导今天找我谈话了,说最近接到不少匿名反馈,说我‘家庭情况复杂’,‘女儿在外面惹的事影响了单位形象’.....话里话外的意思,是希望我主动辞职,给大家留个体面。”
  程母听完,手剧烈地颤抖起来,声音带着哭腔和难以置信:“主....主动辞职?老程,这....这是什么意思?你勤勤恳恳工作了大半辈子,马上就要评高级职称了,怎么能说辞就辞?因为我们家女儿?我们家女儿到底惹啥事儿?”
  程父听到妻子问起女儿,猛地抬起头来,眼睛里流露出的第一次不是担忧,而是惊恐和愤怒,他快速打电话给程予今,厉声质问:“你.....你到底在外面做了什么?!”
  一直劝说程予今回家的父母,这次态度变得异常强硬,几乎是强行将她带离了租住的公寓。几位闻讯赶来的亲友也加入劝说的行列,语气充满了焦虑:
  “小今,算了吧!你再这样下去,会把自己和全家都毁了的!”
  “那些人的背景你不是不知道,你斗不过的!现在连你爸的工作都要受影响了!”
  “就当是为了叔叔阿姨,低头吧!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啊!”
  在父母家中,压抑的气氛达到了顶点。程父看着一夜之间仿佛老了十岁的妻子,听着亲朋好友不断打来询问情况的电话,还有陌生人偶尔的辱骂他教女无方的电话,积压的恐惧、委屈和愤怒终于爆发。
  他对着程予今咆哮道:“我跟你妈一辈子老老实实上班,安安分分做人,从来没得罪过谁,怎么就摊上你这么个惹祸精!”
  “你怎么就那么偏执?!是不是非要看到我这个当爹的工作丢了,这个家垮了才甘心?!”
  “你的正义?你的公道?那东西比咱家安安稳稳过日子还重要吗?!啊?!”
  “我们对上那种有背景的,除了妥协还能干嘛?!你能活下来就已经是侥幸了!你还要闹到家破人亡才满意吗?!程予今!予今....听爸一句劝,我们认了,别再跟他们斗了....行不行.....我们一家人好好活着.....”
  程予今看着父亲因暴怒而扭曲,最后又转为痛苦和无奈的脸,听着母亲压抑的哭声,她像是被浸入冰水,浑身发冷,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她第一次动摇了,巨大的负罪感和孤立无援的绝望几乎将她压垮。
  她不想再听父母的指责和亲友的规劝,她不想让那些话继续动摇自己摇摇欲坠的意志,她告别父母回到了堰都,一个人继续坚持着。
  巨大的压力下,她开始出现幻觉,总觉得有人在跟踪她。一次从外面购买生活用品回家的路上,她心神不宁地拎着塑料袋,查看着手机,就在此时,一块板砖从旁边一栋老旧居民楼的二楼窗口坠落,不偏不倚正好砸在她的头上。
  她捂着头跪倒在地上,发出压抑不住的惨嚎。
  她被路人搀扶着送到附近的医院,诊断结果为脑震荡。
  报警后,警察找到了那户居民。对方是一个神情恍惚的独居老人,声称是不小心碰掉了垫花盆的砖头。没有监控直接证明是故意所为,现场勘查也无法认定是预谋。最终,此事被认定为高空抛物意外,老人被行政拘留罚款。
  程予今捏着核磁共振的检查报告,躺在病床上输液。额头的伤口隐隐作痛,但更痛的是心里那片巨大的、冰冷的空白。
  她输了。
  输得一败涂地。
  她用尽最后力气发出的呐喊,不仅没有换来正义的回音,反而招来了更大的灾难。她连累了父母的事业和安宁,让自己身陷污名。
  而对手,甚至没有真正露面。
  她睁着眼睛,望着医院雪白的天花板,眼中一片空洞,仿佛所有的坚持,都随着那块砖头,一起碎掉了。
  她木然地拿起手机,屏幕的光刺痛了她的眼睛。她点开了x和YouTube,手指机械地滑动,找到自己发出的帖子。除了有少量支持和鼓励的声音之外,其他大半都是恶毒的诅咒和辱骂。
  她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再睁开时,里面只剩下麻木。
  她按下了删除键。
  一条,又一条。
  接着,她开始编辑那份“澄清声明”。每一个字都像一把钝刀在切割她的灵魂。她否认了自己提交的证据,声称是“情绪不稳定下的夸大其词”,指责境外势力“利用和扭曲”了她的遭遇,向国家和社会“诚挚道歉”....
  按下发布键的那一刻,她感觉有什么东西在自己体内彻底死去了。
  做完这一切,她像被抽空了所有力气,瘫软在病床上。她拉高被子,将自己连头蒙住,蜷缩起来,发出了一声压抑到了极致的呜咽。
  --------------------------------------------------------------------------------
  就在她极度绝望,几近心死时──
  手机屏幕亮起,是一个陌生的、归属地显示为外省的号码。
  她没有接,可以是对方锲而不舍地打来。
  她最终还是按下了接听键,想看看对方这样坚持究竟是想说什么。
  “喂?”
  “您好,是程予今女士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沉稳、干练的男声。
  “我是。您是哪位?”她警惕地问。
  “程女士,您好。我是从外省临时抽调至堰都,参与徐李案特别调查行动的负责人,我姓赵。我们注意到了近期国际上的舆情,以及您提交的详细材料。上级领导高度重视,决定重启调查,并由我们跨省工作组直接牵头负责,以确保案件的公正性。”
  “重启.....调查?”她重复着,声音因难以置信而微微颤抖。这段话,她等了太久,几乎已经不再相信它会到来。
  “是的。”赵组长的语气严肃地说道,“此前堰都警方的调查确实存在重大疏漏和不当之处,甚至可能存在.....地方保护伞的问题。这严重损害了司法公信力,令人十分痛心。现在相关责任人已被停职审查。我们需要您的全力配合,重新梳理所有证据和细节。请您相信,这一次,我们一定会彻查到底,无论涉及到谁,职位多高,背景多深,都绝不姑息!”
  尽管程予今心底根本不相信这调查能带来她想要的正义,但被逼到绝境的她,还是像溺水者抓住最后一根浮木一般,死死抓住了这丝希望。
  她几乎是哽咽着,将所有的委屈、恐惧和盘托出,并再次复述了那噩梦般的经历。
  接下来的几天,仿佛是为了印证这份希望。调查组的人频繁与她联系,态度尊重而诚恳。她积极配合,提供了所有她知道的信息。
  然后,她期盼已久的正义,以一种极其有限的方式,到来了。
  两周后,一份措辞严谨的官方通报发布了。
  通报的核心内容如下:
  1. 证实报案人程某某所反映的遭绑架、虐待情况基本属实。
  2. 经查,堰都市局原办案刑警张某某、吴某在前期调查中玩忽职守、敷衍塞责,严重损害司法公信力,现已予以停职处分,并移交纪检部门进一步审查。
  3. 主要犯罪嫌疑人徐某,案发后已潜逃出境。现已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对其发布红色通缉令,将不惜一切代价将其缉拿归案。
  4. 经初步调查,徐某的姑父、某部门官员杨某才,存在过问案情等不当行为,现已被停职,接受组织调查。
  5. 对于案件涉及的其他情况,正在依法深入调查中。
  内网的封锁也神奇地消失了。#官方通报徐李案# 、#还维权人士公道# 、等词条冲上热搜。此前骂她“汉奸”的账号纷纷删帖销号,转而盛赞“国家正义从不缺席”、“相信政府”、“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她的手机再次被打爆,这次是媒体的采访请求和网友的道歉、祝福。
  父母喜极而泣,打来电话:“予今!看到了吗!清白了!我们清白了!老天有眼啊!”
  父亲的单位领导找他道歉,说之前有些误会,现在情况明了父亲可以继续工作了。
  似乎,一切都好起来了。
  但程予今拿着手机,一遍遍读着那份通报,心底那点最初的欣喜迅速冷却。
  正义来了,但只有一小部分。
  真正的罪魁祸首──李宜勋和她的家族,在通报里只字未提。那个囚禁折磨无辜女孩的元凶,仿佛从未存在过。
  而徐家只推出了一个无足轻重的女婿顶罪,真正的核心人物毫发无伤。
  最重要的凶手徐澈,早已潜逃出境,只得到了一张通缉令,这更像是一个姿态,谁都知道追逃之路漫漫无期。
  手机再次响起,是那位赵组长。
  “程女士,通报看到了吧?希望您能感受到组织的决心和公正。下一步,我们希望您能配合我们,举行一个小型的媒体见面会,分享一下感受,重点是感谢组织的公正处理,谴责境外势力的别有用心,维护国家法治形象....这也是对我们跨省工作组工作的最大支持。”
  程予今静静地听着,然后机械性地答允。
  挂断电话,她看着窗外初春的阳光,树枝上新发的嫩芽,长吁了一口气,默默安慰自己......至少现在这个结果也不错了,爸妈能安心过日子了。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