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5章

作者:月上蓬莱字数:3164更新时间:2025-07-16 12:30:53
  这日天气大好,京郊有不少人踏青。铁槛寺有些香客。
  门口的小沙弥见是贾家又来一行人,忙接上来,得知他们也是来找宝二爷的,便将其领去。
  宝玉住在厢房中,并不跟其它和尚住一起。
  晋王湛跟贾兰在小沙弥的带领下,来到了宝玉住处。
  还未走近,便听得里边在吵。
  “跟你们说了不要再来了。怎么还来?若是明日再让我看到你们,我明日便走。”这是宝玉的声音。
  回话的女声带着些许啜泣。“二爷,您可曾想过老太太和太太。老太太前儿才从大病中缓过来。若是知道您过得不好,她老人家要怎么活?”
  一阵沉默后,女声再次响起。“二爷,您听我一句劝。出去散一阵心,就跟回去。您是家里的顶梁柱,您一走了之,这个家怎么办?”
  宝玉的声音带着怒意传了出来。“没听说家里少了一个人,天就要塌。少来唬我。再说,不是还有珠大哥跟兰儿吗?”
  正走到门口的贾兰被点个猝不及防,在门外笑着道:“二叔这般想我,我便来了。”
  宝玉听到贾兰的声音,忙掀帘出来迎。
  宝玉说是出家,其实并未剃度,带发修行。头上仍然束着嵌宝紫金冠,穿着一件白色绣花箭袖。
  看到贾兰,宝玉喜出望外,道:“兰儿不是在宫里吗?怎么上这儿来了?”
  贾兰道:“端午将至,宫里放我回来玩儿几天。二叔怎么住这儿了?”
  “别提。”宝玉叹息一声,瞧见贾兰身边的朋友好生眼熟,便问:“这位是?”
  黛玉大婚那日,宝玉醉倒在永宁侯府的后门,正好遇到打扮成太监模样出来凑热闹的晋王湛。当时宝玉酩酊大醉,对晋王湛的印象有些模糊了,此时并未认出他来。
  贾兰跟宝玉介绍晋王湛:“二叔,这位是晋王殿下的侍读,谢公子。”
  晋王湛道:“贾公子,在下谢行止,这厢有礼了。”
  宝玉打量了一凡品貌不凡的“谢公子”,又忙把贾兰、“谢公子”二人往屋里请。
  掀帘而入,贾兰跟晋王湛踏入宝玉住着的厢房。
  厢房里茶桌,茶炉,书桌,笔墨纸砚,应有尽有,虽然不似国公府那般讲究,但还是很惬意的。
  屏风后走出几个女子,正是晋王湛在怡红院门口遇到的那几个女子。她们当时说给宝二爷送吃食和衣物便走了,便先晋王湛一步到了铁槛寺。
  为首的女子正是袭人,她红着眼睛,跟贾兰、晋王湛伏了伏,又看了一眼旁边不理她的贾宝玉,终还是道了声,“宝二爷,我们回去了。”
  宝玉正跟她置气,不想理她,又碍着有来客,面子过不去,便吭了声,“你们回去吧。”
  待袭人一行人出去后,宝玉让跟随他的小厮茗烟取茶具来煮茶,招待客人。
  宝玉请贾兰、晋王湛在茶桌前坐下,道:“寺庙条件简陋,多有怠慢。望谢公子见谅。”
  晋王湛把玩着手里的茶具,那是一只色泽绚丽的成窑五彩小盖钟,底下托着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小茶盘。成窑,那可是前朝的官窑。成窑烧的瓷器价值连城。也只有皇室才用得上成窑的瓷器。
  晋王湛笑道:“宝公子客气了。这茶是顶好的六安茶。茶水中还能吃到梅花的清香。还有这套茶具,也是无价之宝。”
  宝玉如得知音,喜道:“谢公子是个有品味之人。”
  晋王湛笑而不语。
  贾兰瞧着这套茶具,忽恍然大悟,对宝玉道:“二叔,这茶具我在妙玉姑娘那里见过。”
  宝玉道:“这套茶具正是妙玉姑娘送给我的。包括沏茶的水,也是她收集的旧年梅花上的雪水。”
  晋王湛听到“妙玉姑娘”这几个字,加上她所赠茶具以及泡茶用水的讲究,便能推测,这位姑娘定是个妙人儿。
  贾兰几番想开口,思索后,决定来都来了,便直说了。“二叔若想研究佛法,其实家里也可以盖座寺庙,让二叔修行。还能比邻妙玉姑娘,探讨佛法,岂不妙哉?”
  宝玉又是一声叹息,道:“若不是念着老太太年纪大了,这里我都不想住,只想走得远远的,让他们觉得我死了,便好了。”
  贾兰知道,宝玉说的“他们”,便是贾政跟王夫人。心想,想必祖父祖母又逼着宝二叔做他不想做的事,生生把他给逼走了。
  晋王湛见贾宝玉如此,好生遗憾。这位衔玉而生的公子,明明是好样貌,举止得体,心里也有情,本该大有作为的年龄,两次见他,一次醉倒在别人家的后门处,一次便是在这寺里了。
  晋王湛道:“宝公子为何不奔个前程,为何禁锢在家里的琐事中?”
  宝玉被晋王湛问得一愣,半晌不能回复。
  贾兰忙对晋王湛道:“行止兄不知,我祖父祖母,也就是我二叔的父母,他俩有些问题……”话说到此,贾兰见宝玉对他投来赞许的眼神,才敢把话继续说下去。“我祖父祖母对子女有着极高的控制欲。”这是李莞曾经说过,被贾兰听到的。
  宝玉闻此,不住地点头。
  晋王湛也很是好奇,便问:“怎讲?”
  贾兰道:“我祖父祖母会为子女安排好一切。姑姑贤德妃就是每一步都按照他们的来,从小琴棋书画,大了后入宫当女官,后来被提为贤德妃。我祖父祖母就喜欢,逢人便说我姑姑的好。我父亲就不那么听他们的话,祖父祖母就不喜欢我们一家……”说到此,贾兰还是有些心酸的。他跟妹妹柔儿在家里一直都是小透明一般的存在。
  晋王湛顿时明白,为何跟贾柔淑讲起她家里的事时,她都回避了。原来,她在家中是不受祖父祖母待见的。晋王湛心中对贾兰和贾柔淑很是同情。
  贾兰继续道:“宝二叔心地善良,事事都先想着顺着祖父祖母的意来。然而,到头来却是,事事都被他们搅和,不得安宁。”
  贾兰的话让宝玉想到了很多事。早些年,若是母亲待林妹妹好一些,如今的结局会不会不一样?又或者是,父亲没有搅黄他去从军,如今在南境,他是不是也能立下功勋?
  说到底,还是他没有用罢了。抓不住所爱,也没有勇气去追寻所想。
  宝玉的目光渐渐黯淡下去。
  晋王湛道:“男子汉大丈夫,应建功立业,怎能被俗人所扰。”
  贾兰拍案叫绝。俗人,送给他的这对祖父母,是再贴切不过的了。
  晋王湛又问:“宝公子可有想过去考功名?”
  宝玉摇头,道:“外边的官场,一想起,便觉得污浊不堪。我不愿趟这个浑水。”
  晋王湛笑道:“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若内心有秉持,又何惧污秽?如今,今上登基后,北平蛮族,南战夷族。内惩贪官,治理水患,力图革除前朝旧症。宝公子何不走去看看?”
  宝玉想起珠大哥早年曾推荐他去书院念书。只是那时候,他少不更事,舍不得家里的富贵温柔乡。直到父亲使银子,到兵部把他的名字从名册上扒拉下来。宝玉才铁了心要离家。
  宝玉道:“除了佛门,又能走到哪里?”
  贾兰得知祖父使银子搅黄二叔从军的事时,也为二叔感到气氛。不过,后来想想,战场上刀剑无眼,不是谁都像他外祖父那般开通,将国事至于家事之上。不过,除了征兵,还有别的去处啊。
  贾兰看了看晋王湛,但见他气*定神闲地摇着扇子。
  晋王湛道:“如今春暖花开,万物消融。不过,越是这样的暖春,河工便也是紧张。这些年河工吃紧,若宝公子不怕辛苦,倒是……”
  贾兰没想到晋王湛竟然想推荐他宝二叔去修河堤。那可不是一般的辛苦了,普通人都吃不了的苦,被捧在手心里的宝二叔更是吃不了。
  宝玉道:“只要能离开他们,我愿意去。就是……”说着,他又想起父亲可能会使银子,通过他的关系网,把他给拽回来。
  晋王湛道:“宝公子若是下定决心,我便跟我叔父说。我叔父在监管河工,且除了当今圣上,没有人能在我叔父面前置喙。”
  宝玉奇了,这位谢公子的叔父又这般能力?怎么以往没有听过一个谢姓的权臣?
  宝玉问晋王湛:“谢公子的叔父是?”
  晋王湛扇着折扇,笑着道:“我叔父是忠顺王。”
  宝玉一惊。忠顺王,绝对是当朝最大的权臣,是皇上的弟弟,只效忠皇上。难怪谢公子说,除了皇上,谁在他叔父那里都不好使。等等,这位谢公子的叔父是忠顺王,那他不该姓谢啊……
  看着宝玉疑惑的眼神,得到晋王湛的点头许可后,贾兰跟宝玉介绍道:“宝二叔,这位其实是皇二子,晋王殿下。”
  第105章 晋王湛的套路
  且说宝玉得了晋王湛的拜贴,领了个职去修建河工,荣禧堂的天就塌了。王夫人再次晕厥,幽幽转转几天后醒来,便半身不遂,口齿歪斜了。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