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如果可以的话,卫登当然希望卫伉之后都留在长安了。
“这个得看陛下的意思。”卫伉虽然舍不得至亲,也舍不得长安,但是西羌那儿他也舍不下,“不过就算要回西羌的话,最早应该那也是明年的事情了。”
不,最早应该是后年的事情才对。
卫伉或许以为刘彻这次召他回来长安是因为管理西羌初见成效,但是小九很清楚,刘彻是因为卫青所以才将卫伉从西羌召回来的。
因为现在已经是元封四年了,而历史上的卫青是在元封五年去世的,因为历史并没有记载卫青去世的具体时间,所以小九知道,明年一整年卫伉都得待在长安,直到卫青平安度过他的死劫。
小九看了一眼一无所知的卫伉三兄弟,最后什么也没有说。
……
进宫之后,卫伉当然要去未央宫拜见刘彻了,但是小九并没有跟卫伉他们同行,而是准备绕道去椒房殿见卫子夫,跟卫伉分开前她说:“大兄,你去西羌这么久了,阿娘也好几年没有见到你了,待会儿你见完我爹之后,记得来椒房殿见见我阿娘,我阿娘好像有事要跟你说。”
卫伉好奇问道:“姑母有什么事要跟我说?”
“不知道啊。”小九十分诚实地摇摇头。
“那我拜见完陛下之后再去拜见姑母。”卫伉笑道,“正好我也好几年没见到姑母了,怪想她的。”
小九笑了:“大兄你放心,这话我帮你转达给我阿娘。”
小九说到做到,去到椒房殿之后就跟卫子夫复述了卫伉的话,卫子夫一听也忍不住笑了:“没想到你大兄去了一趟西羌回来,居然都学会油嘴滑舌了?”
换做是从前的卫伉,怎么会说这样的话?
小九说:“大概是菜籽油吃多了吧。”
毕竟芸薹就是油菜花嘛。
卫子夫完全没想到小九会想到这上面去,笑着看了她一眼,然后摇摇头。
小九见状,好奇问道:“阿娘,你摇头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卫子夫说,“当然是笑话你没开窍的意思了。”
小九:“……???”
这又是什么意思?
刚刚当着卫伉他们的面吹嘘自己天生聪明难自弃的小九这会儿被自己亲娘的一个摇头,一句话给整懵了。
卫子夫说:“你大兄今年多大了?”
小九掰着手指算了一下:“应该是二十二岁了吧?”
“你爹在这个年纪都已经有你阿姊了。”卫子夫说,“所以你大兄变得油嘴滑舌了,有没有可能是因为有喜欢的姑娘了?”
有喜欢的姑娘就会变得油嘴滑舌吗?
小九的脑子闪过这个疑问,不过很快地就被她抛之脑后了,因为比起这个,她对卫子夫的猜测更好奇:“阿娘,那待会儿你可得好好地拷问拷问一下大兄。”
卫子夫被逗笑了:“不用你说我也会。”
小九一听,脑瓜子终于聪明起来了:“所以阿娘你让大兄见完爹之后就来见你,就是为了问这个?”
“不是。”卫子夫说,“伉儿也不小了,现在也已经建功立业了,也是时候该把娶妻生子的事情提上日程了。”
“这件事本来该由你平阳姑母操办的,但是你也知道,她不是你大兄的亲娘,她担心你大兄对着她不好说实话,所以托我帮忙问问你大兄究竟喜欢什么样的姑娘。”
平阳公主作为卫伉的继母,对他虽然不说视若亲子,但是也没想过坏他姻缘,所以得知卫伉要回长安,她就特意托了卫子夫帮忙。
卫子夫道,“不过现在看来还得再问问他在西羌有没有遇上喜欢的姑娘了。”
“哦,我懂了。”小九笑嘻嘻道,“催婚嘛。”
“别笑。”卫子夫看了小九一眼道,“马上就轮到你了。”
小九:“……???”
第90章 这是因为喜欢吗?
090
小九是元狩元年出生的, 按照公元纪年法来算的话,那是公元前122年,而现在是元封四年, 公元前107年, 所以算起来小九已经十六岁了。
这个年纪放在大汉已经不算小,可以嫁人生子了。
但是因为小九是卫子夫和刘彻夫妻两人最小的一个孩子,再加上小九虽然长大了不少,但是依然还带着几分孩子气,所以哪怕过了大汉的法定婚假年纪, 卫子夫和刘彻两人也没有急着让小九嫁人。
刘彻和卫子夫两人一个是小九的亲爹,一个是小九的亲娘,他们就是世上最有资格关心和操心小九嫁人一事的人,既然连他们都不着急,那么其他人自然也没有资格在小九的面前多嘴了。
所以乍一听卫子夫马上就要轮到给她催婚了, 小九当即就傻眼了, 上一秒还笑嘻嘻的人下一秒就不嘻嘻了:“啊?我也要被催婚吗?”
卫子夫笑了,问了一个和刚刚类似的问题:“你今年多大了?”
“我寻思我也没(mèi)有多大啊。”小九说, “今年才十六, 而且还是虚岁。”
不管是第几次听,卫子夫每次都会被小九突然蹦出来的辽东口音给逗笑,她说:“你上边的几个姐姐在十六岁的时候基本上都已经出嫁了,也就是你五姊和六姊稍微晚一些, 只是即便如此, 在她们十五岁的时候你爹也已经给她们定好了亲事,你五姊去年已经出嫁了, 你六姊预计后年也要嫁人,现在就只剩下你了。”